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2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101周年的伟大诞辰。千秋伟业势如虹,重整行装再出发,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第一社会实践团队在建党节这一天也开始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第三天的工作内容。
上午,为帮助双江村村委更好地将党史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用于推动工作实践,同时充分发挥书本力量,进一步推动村部教育发展,提高阅读室服务质量。十位“实习村官”们在沈浙老师和王紫梦老师的指导下前往双江村村民服务中心进行书籍整理分类工作。阅读室有13箱近600本待整理书籍,书籍涉猎较广,从五千年文明历史到当今信息社会最红火的电商科技等都囊括其中。虽然书籍整理任务繁多且杂,但在“实习村官”们的共同努力下,600本书籍分门别类地整齐摆放在书架上,图书整理工作圆满完成。此次书籍整理工作,为促进和提高双江村村民的政治涵养、价值理念和知识眼界注入了不尽源泉。同时,实现了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下午,随着走访村民调研活动的深入,“实习村官”们与高阳为伴,走在乡间小路上,走进村民的家里。通过和村民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感受,身为“实习村官”的大学生们不仅被村民们的淳朴热情所感动,还了解到双江村丰富的物产资料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真正做到了走出书本、走向社会、走进乡村。双江村村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大部分在村村民都家有耕田,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同时,双江村在前几年还开发了“黑老虎”中草药种植园,通过产业帮扶带领村民发展,促进双江村乡村振兴。湖南理工学院驻村老师和双江村村干部带领团队同学对脱贫的四户监测户进行走访和看望,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通过走访调研,同学们看到了双江村新农村新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丰厚成果,也加深了我们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


晚上7:00,全体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参加湖南理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活动交流大会,会上,一同观看了“香港回归2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南湖学院机电系团总支书记王紫梦发言表示“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土建学院、机械学院、美设学院、体育学院和校党委宣传部的负责人也各自发言并表达了相同的愿望。
“实习村官”有话说:
(一)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第三天。古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到了一个地方,才会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会遇见那些可以让你吟出春风随我做狮子鸣的故事,会懂得邓小平爷爷说的那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那间房屋映入我眼帘的第一刻,叔叔的第一句话,婆婆的第一个动作,都让我感触颇深。他们的房屋是破烂的,他的第一句话是你好,她的第一个动作是拿出招待客人的椅子;农村人的朴实,总是让人如沐春风。
当故事响起,长达二十年的务工生涯,被岁月沉淀后的沉静和忧郁……他对党的帮助表示感谢,因为党的政策,村政府帮助他办理了低保,让他的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保障。他也对孩子读书的费用发愁,经过我们的解释,他懂得孩子只要肯吃苦上进,党和政府也会尽全力去帮助。叔叔听完,宽慰的笑着,他还对我们说,国家之所以年年举办“三下乡”之类的活动,是为了让我们走进平时看不到的地方,去明白有些地方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让我们懂得办事绝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真实践,办实事,这让我们收益良多。
在“七一”这一个重要的日子里,我们又间接的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当我们与叔叔告别,再次踏上调研的路,心里满是感慨。在中国,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大山深处。不知会有多少人坚定而又执着完成党赋予他们的使命。不知会有多少乡民握着那一双双布满茧子的手,感谢他们的帮助。党带领我们从过去走到现在,从贫穷走向富裕,历史选择了党,人民选择了党。愿党永远繁荣昌盛,带领华夏儿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前进!
——“实习村官”雷斌
(二)
今天走访到了一位特殊的村民——是一位因臂伤而无法务工的叔叔,家中只有他和老母亲与即将步入初中的儿子。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一家仅靠每月绵薄的低保过日子。
早年务工劳作留下的伤病、褪色泛黄的衬衫、破败的木屋与我们白皙的皮肤,整洁的着装,带有空调的休息基地形成强烈的对比。所见之处都在告诉我们,这个地方真的可以生活吗?
但即便如此,他也在努力的生活着。自担修缮房屋的费用,是叔叔不向命运低头,直面现实的勇毅。
人间疾苦,万般皆苦,笑对流年。在和叔叔交谈的过程中,他跟我们讲述了他在外打工,到手臂骨折,到最后因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只能自己起新房的故事。明明是人间疾苦中最难以忍受的那一类,可他却用能最美的笑容和我们讲述着这些对他来说只是家常便饭里会聊到的事儿一样。

文字是最能表述人情感的方式之一,而今天这一瞬的情感却难以用文字表意,更是我一生也许都难以体会到的人间疾苦。这是第一次觉得自己很渺小,渺小到听到他人有这么多难处,而我却只能在旁静静倾听。
我一直以为“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的过程。今天才知道原来“生活”是有前提的,要先生存;原来有这么多人在我国全面脱贫前食不饱衣不暖,而今天的这位叔叔只是这千万人里的一个小小分子罢了。
想想自己有书读,有饭吃,有衣穿,真的很幸运,虽然不能为这位叔叔甚至比这位叔叔家更艰苦的家庭提供帮助,但至少让自己更加明确了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物及所用,成为那个有能力去帮助他们的青年而奋斗。
——“实习村官”张紫璇
(采编/王紫梦 二审/陈洁明 终审/喻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