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有关就业和就业指导的基本知识,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掌握有关学习方法,从而增强学好这门课程的自觉性。
第一节 就业及就业指导的基本知识
一.就业及其基本特征
就业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
就业的基本特征是:
社会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构成就业的基本要素。两者相结合,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中。生产关系就是社会关系,就业总是受到社会关系的推动和制约,总是同社会的现状与发展密切相关的。
经济性。对社会来讲,就业活动在宏观上要求尽可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劳动力资源。对劳动者个人来讲,就变是获得生活资料的手段。就业活动的结果,要尽可能地满足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不断完善。
计划性和合理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不是任意进行的,而是要按一定的计划和比例来进行。其计划的方式由生产关系决定,结合的比例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就业岗位的变换越来越频繁。这种变动在现代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不同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相结合的劳动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有着不同的要求。要提高结合的效益,就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并使劳动者尽可能地稳定在一个就业岗位上。
二.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帮助劳动者求职择业的一项公益性服务工作,是为了帮助劳动者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敬业、乐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就业指导的对象、主要内容和任务
就业指导的对象主要包括: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军人;其他各类待业人员以及需要二次就业的人员。
本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问题。
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
思想教育。即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崇高的求职道德和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这就是就业指导的中心。
政策指导。即帮助毕业生按照国家制定的就业政策进行求职择业,这是就业指导的基础。
信息指导。主要包括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人才市场供需形势分析,毕业生供需信息发布及查询等方面。这是就业指导的重要方面。
心理辅导。即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深入而具体的帮助,以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这也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
技术指导。主要包括如何准备自荐材料、如何应对面试、笔试注意事项等等。这是就业指导不可缺的内容。
四.就业指导的主要方式
提供职业信息。
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开展择业咨询。
进行就业教育。
第二节 就业指导的历史与现状
一.就业指导的由来与发展
就业指导是社会生产力及职业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现代意义的就业指导于19世纪末首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应运而生。新中国成立之前,就业指导即已在我国出现。
二.我国就业指导的现状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国家教委1991年成立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而后各地相应的机构也陆续建立起来,一批有关的报刊、书籍、教材不断出版发行,一些高校开始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实际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随着整个教育体制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指导工作必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节 开展就业指导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以增强其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为毕业生提供准确的社会需求信息和求职择业的基本技巧,从而为他们顺利就业搭起桥梁,铺平道路。
二.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
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毕业生选择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就业指导可以使大学毕业生人事相配、职能相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有限的人才输送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工作岗位上去。
四.有利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和社会联系的桥梁纽带。学校据此可以及时掌握社会需求,主动调整专业结构,按需招生,按需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减少教育投入的浪费,提高办学效益。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制度及就业市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简要了解我国劳动人事制度及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改革进程,熟悉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及特点。
第一节 劳动人事制度及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一.关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状况。
人事制度改革状况。
二.关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
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几十年来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以及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等几个改革发展阶段。
第二节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一.就业方针政策
贯彻统筹、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国家急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工作。
改变“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二.就业工作管理体制
国务院授教育部代表国家具体负责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中央部委所属学校的毕业生除国家抽调少数面向全国就业外,其余均由中央部委负责,面向本系统、本行业就业;各省、自冶区直辖市所属学校的毕业生,除国家抽调少数面向全国就业外,其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面向本地区就来。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及特点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形成和发展的。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包括:高等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如招聘会、洽谈会等),学校联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分科类毕业就业市场,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行业性毕业生就业市场,企业毕业生就业市场。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
大学生就业市场表现为:群体性,时效性,需求多变性,形式多样化,高层化,年轻化,初级市场和初次就业。
第三章 社会职业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掌握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以及社会职业的发展趋势与职业流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理想。
第一节 社会职业及其分类
一.社会职业
职业的涵义。
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职业生涯。
二.职业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职业分类
社会分工是职业分类的依据。各国国情不同,划分职业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国外职业分类一般有三种类型: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按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依据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或“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较为普遍。
我国职业分类现已公布的有两种类型:一是1982年3月公布,供第三次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该《标准》依据在业人口本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二是1984年发布,1985年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这项标准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
职业分类的基本特征
概括职业分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产业性,行业性,职位性,组群性,时空性。
第二节 社会职业的发展趋势与职业流动
一.社会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职业的发展趋势是:职业分类在数量上由少到多,新职业出现的频率逐渐加快;职业分工由简单到精细;职业活动的内容不断弃旧更新;职业的专业化增强,并出现综合化和多元化趋势;第三产业的职业数量增加。
二.职业流动
职业流动的表现形式
职业流动与职务变动、区域流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不同的角度看,职业流动的表现形式为水平流动和上下流动(垂直流动),代际流动,一生流动,结构性流动和个别流动。
职业流动的原因和特点
职业流动的原因: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促成职业流动的根本原因;就业制度是促成职业流动的保障条件;就业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职业流动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利益驱动;人际关系冲突也是促使个体职业流动的原因之一;职业能力水平对职业流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职业流动的特点:与人力资本投入成反比;与年龄成反比;男性多于女生;区域性差别;现代社会职业流动与国家背景的相关因素较少;自由与控制。
第三节 大学生的职业理想
一.职业理想的涵义与特征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其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事业上获取成就的追求和向往。
职业理想的特征:社会性,时代性,阶级性,发展性,个体差异性。
二.职业理想的影响因素
个人的职业理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说,主要客观存在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大:受社会理想的影响;受人生理想的影响;受生活理想的影响。
三.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
正确职业理想的标准。
在实践中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第四章 求职择业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影响大学生择业的社会因素以及职业评价的基本知识和自我评价的方法。重点掌握择业原则,以便在就业中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一节 影响大学生择业的社会因素
一.政策因素
国家制定的各类与毕业有关的政策,具有导向性、调控性、约束性的功能。大学生应在政策范围内作出正确选择。
二.经济因素
大学生应当了解经济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状况。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行业、职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另一方面,全国性或区域性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职业岗位的状况。
三.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是直接的。教育因素分为家庭教育、大学前的教育、大学教育等几个阶段。从家庭教育来说,对儿童及正在成长的青少年的人格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学校教育来说,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行为模式及教育导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及个性特征的形成。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所受的教育模式进行正确分析,努力克服不足,增强主动性,适应职业的要求。
四.其他因素
大学生择业还受到师长、亲友、传统观念、社会时尚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这引起影响,增强择业中的理性认识,克服盲目从众、攀比、自卑、依赖等心理障碍,提高择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以冷静、客观、科学的心态正确处理择业问题。
第二节 职业评价与自我评价
一.职业评价
职业评价是人们职业价值观的反映。职业评价主要是人们在主观上对职业社会地位的方法和态度,而职业社会地位一般是通过职业声望调查表现出来。
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四项,包括职业社会功能、职业社会报酬、职业自然条件和职业要求。
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自我评价的内容,一般是“职业三向”评价,即: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职业个性倾向。
进行自我评价需掌握基本的原则,即:适度性,全面性,客观性,发展性。
三.择业新观念
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是指对自己身心素质的评价,同时也包括对自身择业观念的评价。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树立新的择业观念,也就是:勇于面对竞争;正确对待待业;坚持终身接受教育。
第三节 择业原则
一.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
个人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应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以满足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去认识和解决择业问题,进而决定自己的职业岗位。把个人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
二.发挥素质优势的原则
大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应综合自己素质情况,侧重某一特长或某一优势来选择职业岗位,以利今后在职业岗位上顺利地、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有利于发展成才的原则
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成才是大学生的渴望。这就要求大学生择业时,既要考虑现实需要又要考虑自身的发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岗位成才。
四.争取及时就业的原则
随着劳动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毕业生待业的情况已成为现实,一方面,毕业生要正确地对待现实,调适心理状态,实现渐次就业;另一方面,有些毕业生待业是由自己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调整自己的择业观念,争取及时就业。
第五章 求职择业的基本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工作运行的客观流程和自身所应遵循的合理程序。帮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一般意义上的决策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择业决策问题。
第一节 择业程序
一.就业管理部门的一般工作程序
就业管理部门的一般工作程序是: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相应政策,确定年度就业工作意见;提供和通报毕业生资源情况和社会需求信息,组织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工作;召开“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洽谈会,开办毕来生就业市场,学校在此基础上上报就业建议计划,经主管部门调整、平衡后以正式计划下达;学校根据审批后的计划派遗毕业生;派遗工作结束后,总结、汇总并上报有关情况。
二.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制定过程
现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只是就业计划编制办法的改变,并不是没有就业计划。就业计划主要包括:国家指导性计划,部门、地方之间的调剂计划以及学校组织的招聘活动和通过学校推荐、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应聘后签约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以上几种计划的形成,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三.大学生自身的择业程序
了解有关就业政策。
收集处理就业信息。收集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包括:本校的毕业生就业机构、毕业生就业市场、社会传播媒介、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及新朋好友、自己刊登求职广告或发送求职信件等。就业信息的分析处理应着重进行可信程度分析、效度分析和内涵分析。
做好资料及心理准备。
应聘和签约。应聘有不同的形式,应聘以用人单位录用为最终目的。应聘结果一般需要由毕业生同用人单位及培养学校签定书面协议书,明确规定三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书一经签定,便视为生效合同,不能随意更改。待学校按计划宣布派遗名单后,毕业生应及时办理离校手续,并按照报到证规定的期限和指定的地点去单位报到上班。
第二节 择业决策
一.一般决策过程分析
决策过程大致包含四个阶段:确定需要决策的问题和目标;收集信息;作出决策分析;决定和实施决策方案。
国外学者观点举例,合理有效的决策程序应包括以下七个步骤:明确决策问题,收集有关信息,排列备选方案,权衡利弊,做出选择,采取行动,检查已做出的决策及后果。
不符合科学程序的决策类型:犹豫徘徊型、一时冲动型、直观感觉型、拖拉延误型、听天由命型、依从顺服型、缺乏能力型。
二.择业决策中的目标与机遇
择业决策既要遵循一般决策的普遍规律,又要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着重把握与择业结果关系更为密切身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目标与机遇问题。
择业目标是指择业者的职业期望。合理确立择业目标的依据应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个人与社会相和谐、现实与发展相统一。
机遇是指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偶然机会和意外现象。偶然的、意外的契机可能会影响甚至改变择业决策的方向和结果。大学生在平时就应注意培养自己发现机遇、利用机遇、把握机遇的能力。
第六章 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知识结构和科学思维方式的有关知识,掌握就业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方法,重点掌握培养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求职择业做好知识技能准备。
第一节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一.知识结构的几种模式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它是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质的方面。常见的知识结构的几种模式有:
宝塔型知识结构。把基础理论知识现象比喻为宝塔的底部,然后从下到上依次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构成。
网络型知识结构。以所学的专业方向目标作为中心点,把其他与该专业接近的、有着较大相互作用的知识作为网络的各个结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帷幕型知识结构。以从事的职业需求为目标,适量地搭配有关知识的质和量构成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共同特征是:有序性,整体性,可调性。
二.就业对知识结构的要求
对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知识结构的共性要求: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
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知识结构的特殊要求:管理型职业的要求;工程类职业的要求;科研类职业的要求;教育类职业的要求。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基本原则:坚持广博与精深的辩证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辨证统一;坚持知识的积累与调节的辩证统一。
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一般程序:根据职业目标确定自己知识结构的类型;按确定的知识结构类型将所具备的知识按系统、层次进行优化组合;重点学好需要补充的内容,使之进一步完善;根据职业对求职者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第二节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一.科学的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既要全面地思考问题,又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及规律,从而得出合理而准确的结论。
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能从实际出发,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快速地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独立地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考虑问题,不迷信、不盲从。
理论思维。即通过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数学思维等方式,采用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演绎、归纳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
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要独立思考问题。
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图表等阐述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体态表达能力、图表表达能力等多种形式。
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人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籍,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作用的发挥。
适应能力。只有适应社会,才能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但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应是主动的。要积极地适应,而不是消极地适应,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屈服。
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就是与他人来往相处的能力。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讲,这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尤为重要。
管理能力。即组织活动、管理他人的能力。
创造能力。即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信息,创造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决策能力。就是对未来行业目标的决断和选择的能力。良好的决策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避免失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成功。
另外,新时代的大学生还应具备微机操作和外语交流的技能。
二.培养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勤奋学习,积累知识。
2.积极参与,勇于实践。
3.启迪思维,发展兴趣。
第七章 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求职择业中的重要性,以做好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并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增强自觉排除心理障碍的能力,促进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求职择业。
第一节 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心理素质概述
何谓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人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价值观及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它是在环境的熏陶下,个体经过长期的修养,逐步内化出的一种心理结果。
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主要有: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格统一、人际关系和谐、行为适度等。
二.心理素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有益于求职中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大学生求职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择业目标的合理确定,有利于择业目标的正确实施,有利于择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心理素质对大学生职业适应与职业成就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职业,缩短适应期;有利于热爱职业、献身职业,做出职业成就。
三.大学生如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掌握知识、开发智力。掌握知识,用社会需要的知识丰富自己,才能见多识广、高瞻远瞩,才能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水平。智力与知识密不可分。智力是通过学习活动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反过来影响知识技能的掌握。人的智力通过对知识的加工表现出来,在加工的过程中发展完善。要开发智力就要努力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培养优良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它主要指个体的情绪、意志、人格等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出事业成就的必备条件。培养良好非智力因素,就要努力培养良好的兴趣、良好的情绪情感、良好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积极的价值观。
维护和增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要维护和增强心理健康,就要学会科学用脑,自觉控制和调节情绪,提高耐挫折的能力,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入手,加强思想修养,加强人格品质的锻炼。
第二节 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常见的心理矛盾
面对求职择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样的,存在着许多矛盾心理。主要表现为:有远大的理想,但往往不能正视现实;想做一番事业,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有较强的自我观念,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的勇气;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难于决断。
这些矛盾心理的产生有其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
自身原因: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心理矛盾突出的时期,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平衡。特别是在求职择业的紧要关头,心理矛盾就更为突出。
社会原因:心理咨询等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滞后。
二.常见的心理误区
心理误区是指人在心理上特别是认识和人格上陷入无出路而又不能自拔,且本人对此又缺乏认识的状态。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误区有:“选择的自由度越大越好”、“我不能比别人差”、“过去我事事顺利,择业也依然会顺利”、“大多数人钟情的一定是好工作”、“要去就去沿海或大城市”、“选择单位就看实惠不实惠”、“求职的竞争就是关系的竞争”、“首次就业关系一生命运”等。
三.常见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一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自卑、怯懦、孤傲、冷漠、问题行为、躯体化症状。
第三节 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一.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自觉性
在求职择业中,社会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的职业岗位是客观的,就业政策、机制及用人单位的意愿也不以大学生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如何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则是可把握因素。大学生只有自觉进行心理调适,才能使自己的主观意愿与客观现实相符合。
二.学习运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1. 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才能找到自我调适的立足点。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自我静思法、社会比较法和心理测验法等。
2. 自我调适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调适的方法有很多种,适用大学生求职择业的方法有:自我转化法、自我适度宣泄法、自我慰藉法、松驰练习法、理性情绪法等。
以上所列都是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自我心理调适的一些应变方法,便更重要的则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品质,保持豁达的生活态度。
三.提供必要的社会关怀
对于大学生择业期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障碍的消除,除了学生本身的自我调适外,社会各个方面也应给予必要的关怀。首先,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其次,学校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另外,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大学生择业期间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在择业期间保持健康的心理。
第四节 大学生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
一.正视现实
正视现实包括正视社会和正视自身两个方面。社会是客观的,既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也有不利于自己的一面。积极的心态是正视社会、适应社会;消极的心态是脱离社会、逃避社会。大学生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视自身就是对自己的思想表现、学习状况、个性心理特征等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只有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认识,才有利于将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
二.敢于竞争
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敢于竞争,才能适应新的就业机制的要求。敢于竞争,就要从实际出发,发挥特长,依靠真才实学,准备经受挫折,做竞争的强者。
三.不怕挫折
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或多或少地会同到挫折。面对挫折,大学生应该保持健康的心理,采取冷静的态度,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勇于战胜挫折,不要消极退缩。
四.放眼未来
由于各种原因,一部分大学生的个人意愿难以完全实现。对此,大学生应有充分的估计和思想准备。要从长计议,放眼未来,从大处着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第八章 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目前常见的自荐、面试、笔试的种类,重点掌握自荐、面试、笔试的技巧与方法,并能在求职择业中自觉地运用。
第一节 自荐
一.目前常见的自荐种类
常见的自荐种类主要有:口头自荐、书面自荐、广告自荐、通过学校或他人推荐等。
二.自荐材料的准备
1. 自荐信
自荐信的格式:称呼,正文,结尾,落款。
自荐信的内容:简单的自我介绍,自己求职的愿望,求职的理由及自己具备的资格。
自荐信的写法:态度诚恳,措词得当;着眼现实,有针对性;实事求是,言之有物;富有个性,不落俗套;言简意赅,字迹工整。
2.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的格式:按时间顺序列出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
个人简历的主要内容:自己的基本情况,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及取得的成绩。
个人简历的写法:简单明了,不可过长;重点突出,富有个性;用语得体,书写工整。
3. 其它材料。
三.自荐的方法和技巧
1. 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当的自荐方式。
2. 准备充足的自荐材料。
3. 采取适当的寄送方式。
4. 掌握自我介绍的技巧。
5. 赢得好感的技巧。
第二节 面试
一.常见的面试种类及问题
常见的面试种类主要有:模式化面试、问题式面试、非引导式面试、压力式面试、综合式面试等。
二.面试的准备
1. 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2. 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
3. 要准备随时回答有关自己的问题。
4. 注意仪表端庄。
5. 进行模拟面试训练。
6.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1. 应试者的基本礼仪。
2. 应试者语言运用的技巧。
3. 应试者手势运用的技巧。
4. 应试者回答问题的技巧。
5. 消除过度紧张的技巧。
6. 正确对待面试中的失误。
第三节 笔试
一.常见的笔试种类及试题类型
常见的招聘笔试包括专业笔试、心理测试、命题写作、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等。
常见的招聘笔试试题类型包括:专业类、政论类、公文类、技能类、综合类。
二.笔试的准备
1. 良好的笔试成绩来自于平时的努力学习。
2. 笔试前应进行简单的复习。
3. 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三.笔试的方法和技巧
1. 克服自卑。
2. 有备无患。
3. 科学答卷。
第九章 不同类型单位的求职向导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类型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其各自对从业者的特殊要求,从而为毕业生在不同类型单位的求职择业提供向导。
第一节 如何报考国家公务员
一.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及其职能
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的有关情况;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关的有关情况;各级政府机关的有关情况;各级政协机关情况;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有关情况;各群众团体机关的有关情况。
二.报考国家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国家对报考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在素质上有较高的要求,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较强的业务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
三.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注意事项
1. 招考对象和报考条件。
2. 报名程序和方法。
3. 考试时间和内容。
4. 考试题型及答题方法。
第二节 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须知
一.国有企业及其地位和作用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大学毕业生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积极投身于改革中的国有企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振国有企业雄风,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
二.国有事业单位及其主要任务
国有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教育事业单位;科研事业单位;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单位;综合技术服务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农业、林业和水利事业单位等。各类国有事业单位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和工作任务。
三.国有企事业单位对应聘者的特殊素质要求
科研类、教育类、医疗卫生类、文化新闻类、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等等不同类别的职位对就业者素质的不同要求。
第三节 应聘非国有企事业单位须知
一.各类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特点
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有关情况;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情况;民办企事业单位的有关情况。
二.各类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
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人事管理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人事管理规定;民办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
三.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对应聘者的特殊要求
大学生应聘非国有企事业单位,要有肯吃苦的思想准备;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要有从事各种工作的能力;要全面看待这类单位的工资待遇。
第十章 适应社会 走向成功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角色转换时期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迈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第一节 角色转换与角色认知
一.大学生就业后的社会角色转换
社会角色是指由人们所处的特定的地位和身分所决定的一整套规范系列和行为模式,是社会赋予人的权利与义务,是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社会群体的基础,它揭示了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代表了每个人的身分。角色转换,即人的社会任务或职业生涯不断变化,角色也随之变化,从一个角色进入另一个角色的过程。角色转换的根本变化是权利和义务的变化。
毕业生就业后的社会角色转换不是瞬间发生和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性行为,包括取得角色和进入角色两个环节。即用人单位达成协议——持派遗证报到——踏上工作岗位—见习期结束,这一过程称之为取得角色;取得某个角色——获得某个角色的认可——自觉地、完全地投入某个角色,这一过程称之为进入角色。
二.角色转换的认识与实现
1.正确认识角色转换。社会角色由角色权利、角色义务和角色规范三要素组成。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责任不同,社会规范不同,社会权利不同。
2.角色转换的实现。角色转换通常包括角色领悟、角色认识、角色实现三个方面的内容。角色转换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大学生要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应自觉克服依恋、畏缩、自傲、浮躁等不良心态,努力做到安心本职、甘于吃苦,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挑重担、乐于奉献。
第二节 如何尽快适应社会
一.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作用。第一印象是某种客观事物首次作用于人的感官,在人的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包括事物的外观形状、行为特点、价值评价等。第一印象在人与人相互认识和交往过程中的作用有:前摄作用,即先入为主效应;光环作用,即晕轮效应;定势作用,即定势效应。
如何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还应注意一些实用技巧,如衣着整洁、讲究仪表、举止得体、虚心求教、守时守信、遵章守纪、严守秘密、待人真诚等。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只是第一步,还需长期不懈努力,以自己良好的品质、正直的为人、出色的工作去建立更深层次的长期印象。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意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是以一定的群体为背景,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经过认识调节、情感体验、行为交往等手段而形成的,是人们长期交往的结果。人际关系即可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也可表现为团体和团体之间的交往。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时空接近的程度、交往频繁的程度、个性相容的程度、态度相似的程度、需求互补的程度等。
建立和谐和的人际关系的意义在于:可尽快消除陌生感,适应人际环境;可使工作顺心, 生活愉快;可使自己心情舒畅,心理健康;可增进团结,有利集体。
2.如何建立和谐和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尊重他人,不自恃清高;平等待人,不厚此薄彼;热心助人,不见利忘义;诚实守信,不贪图虚名;主动随和,不孤陋寡闻;律己宽人,不心胸狭窄;服从领导,不无理抗上。
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
由学校步入社会,毕业生常会面临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矛盾;社会需要与自我完善的矛盾;学生习惯行为与社会角色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大学生应该主动适应社会,努力做到:
1.立足新岗位,树立新意识,即树立角色意识、独立意识、主人翁意识、协作意识等。
2.不断学习,自我完善,只有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3.把握时机,适时调整,根据社会形势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三节 艰苦创业 奋斗成才
大学生就业后,即开始了人生长途中一段新的征程。每个大学生都应该立大志、图伟业、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竞争进取、艰苦创业,应该在竞争中顽强拼博,不断完善自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建功立业、奋斗成才,担负起跨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为中华腾飞贡献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