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
 首页  系部概况  教学科研  校园文化  党团工作  资助奖励  就业指导  学生社团  下载专区 
就业指导
 就业资讯 
 就业教育 
 职业测评 
 校友信息 
 实习基地 
就业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就业指导>就业教育>正文
大学生就业实践与案例讲座
2012-12-16 13:44  

随着7月的到来,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也将走向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显严峻。时下,正是大学生开始找工作的时机,我们将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讲述成功求职案例,希望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能够从中汲取经验,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案例一:我系04届毕业生乔剑在大学时读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由于早在中学阶段就喜欢上了计算机,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乔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并下定决心:毕业后要去做一份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

毕业后,乔剑开始四处投递简历找工作。但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不强,多次面试后均无功而返。在面试过程中,乔剑了解到如今用人企业在招聘时都希望招到的人一到岗就能投入工作,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培训。尤其在IT业,由于市场化程度高,企业间竞争激烈,许多企业都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和财力去培训新员工,因此,众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多次面试无果后,乔剑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是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如果不迅速补上这块短板,很难找到理想工作。乔剑决定毕业后不马上进入职场,先去培训机构充电。

乔剑从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最近几年兴起的软件测试人才已成为行业新的需求热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真正能担当软件测试职位的不超过5万。在高等教育体系,独立开设软件测试课程的高校也非常少,专业的软件测试教育近于空白。软件测试在职位起点和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都领先于行业其他相关岗位。深思熟虑后,乔剑决定报名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在众多培训机构中,乔剑最终选择了北大青鸟岳阳软测培训中心的软件测试培训。

培训期间,乔剑系统学习了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windows/linux系统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工具的使用、WEB数据库的基础和应用等知识。与大学阶段的学习注重理论传授不同的是,北大青鸟的计算机培训课程紧密结合实践案例展开,学员边学理论知识边做实践案例,而且,实践教学课时要多于理论教学课时。在培训后期的项目实践阶段,乔剑和同学们参与了多个软件测试实践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相当于具备一名初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工作经验。毕业时,乔剑还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软件测试工程师证书。乔剑顺利进入一家专业软件测试公司,负责移动项目软件测试工作。由于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公司领导的认可。目前,乔剑已经成为了团队中的技术骨干,薪水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对于一位毕业不久的学生而言,这应该算是不错的成绩了。“目前,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只要你是人才,从不缺乏用武之地。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关键是要学会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才能在职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中做命运的主宰者。”乔剑如此总结心得。

案例二:小董是广东一所重点高校的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原以为上了个热门的专业工作的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直到找工作时他才发现昔日的热门专业毕业人数之多,竞争激烈。从大四下学期一开始,他不知去了多少次招聘会,投了多少份简历,但大多都杳无音信,也面试过几次,但都因没有工作经验或一些特别的岗位要求而被心仪的单位拒之门外。虽然有一些小公司对他伸出了橄榄枝,不过小董总觉得1000多块而屈就而不甘心,就继续寻找更好的机会。可直到毕业典礼结束,他也没找到一个符合自己预期的单位。最后因为错过了最佳求职时间,只好回了江西老家找了一份出纳的工作。

站在企业角度来看:应届生的工作心态不稳定。很多刚被录用的应届生并不十分珍惜得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不愿意从工作底层做起,不满现有工作待遇,不会吃苦,不能专心投入工作,很多时候想着跳槽。我们一般都把员工的工作态度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比专业知识更加重要。

一般我们对刚录用的应届毕业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培训,但是往往在企业对刚录用者的培训即将结束,即这些新手刚上手时,也是他们跳槽离去的时候,这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大的损失。大学生这种对自己定位不清晰、朝三暮四的行为让我们非常反感。现在大学生不比过去了,连专业知识都常常很欠缺。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盲目热衷于考研、考证,将不少精力都花在这些方面,而对于专业学习却不够认真。在应聘时他们可以拿出一大叠各种外语和计算机的证书,可真正能体现他们专业水平的证书却几乎一张也没有。有的虽然拥有专业知识,却不注重专业知识的运用,专业技能方面很欠缺。现在我们怎么可能花几倍的时间再去培训他们的专业技能呢?

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一般都较高,总想从事一些研究和开发性的工作。其实,我们更看重是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或工作能力。因为我们是要招人来做事的。就业技能不高对我们来说是只能是一个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作为买家,自然不愿意为质量较低的产品掏钱。正因为如此,有时候我们宁愿要一些高职院校而不要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高校每年都在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每年都有大约100万应届生找不到工作。特别在一些大城市竞争更激烈,虽然一些工作自己也觉得不是很合适,但也只能先占住一席之地再想办法,否则连工作都没有就得回家待业了。上大学使我们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金钱的成本,总想能在找工作时有高回报。 在学校时的生活和环境比较简单,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以后找工作应该就没问题了。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都不是很清楚,只能广撒网,什么都试一试。对就业市场和职位要求的认识很模糊,应聘时才对一些职业有一些了解,发现自己有技能的欠缺也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上。没有明确的目标使我们对就业都有恐慌表现,一旦有机会就不能理智地权衡和把握,只想尽快签约,难免事后因后悔而违约。同学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别人签到好单位了,就很容易产生急躁、羡慕和相互攀比的心理,我们在求职时就更激进和盲目;大家都没有签到好单位,消极情绪很容易相互干扰,求职时就更没有自信了。这时,应试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竞争的压力要求单位在用人方面更加务实,花最少的成本,获取更大的使用价值。而应试教育使得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实践,就业能力不足,一踏上社会便茫然无所适从,学校里的知识和社会上的实践根本就是两回事,于是大学生就需要一个重新调整和适应的时期。但企业未必有这个时间和耐心来等待。所以即使大学生低薪或无薪应聘,都很难打动他们,更别说高薪了。

一方面是连年的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一些毕业生降低了期望值仍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虽然供大于求,可许多企业仍然大呼不惜高薪却也招不到理想的毕业生。一方面是企业抱怨应届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欠缺和工作能力差,另一方面应届生却工作状况不佳,缺乏工作的动力,频繁跳槽。 “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供求错位现象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就业力缺失。就业力是什么?顾名思义,就业力就是就业的竞争能力,也就是适应工作的潜力和能力。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下,提升自己的就业力才是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成功率的不二法门。

怎样提升就业力?不少大学生一直把学校当作象牙塔,直到毕业时找工作时才一下被推上社会,就像一个平时从没操练过的士兵,突然上了前线又怎么能打胜仗呢?学校里的知识和社会上的实践反差巨大,企业不可能有时间和耐心来等待大学生就需要重新调整和适应。只有在学校里就做好准备,才能以最好的“战斗力”走上战场。而作为高校,如何提高就业率,有效引导学生全面就业,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仅仅是应景地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临时的指导,或是举办几场招聘会,公布就业信息,显然已经无法并不能解决现存的就业问题,也偏离了学生本身的发展意愿。只有对学生进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从他们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出发,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和规划,帮助他们制定出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近年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开始蔓延到各个高校。从211院校开始,一些高校为在校生开设了一系列职业规划课程,来帮助大学生及早了解和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我校从今年开始也把就业指导课引入了课堂教育。由此可见,职业规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职业规划操作的角度来分析,它是应该人“自我了解”开始的,即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要什么、最擅长“要”的方式是什么。然后才结合环境,具体化制订自己的实践策略。那么这一步步具体化就是:

1、自我评估:对自己做出全面分析,形成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基本定位。这样才能确立最佳职业生涯目标,控制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而这个自我评估一般包括有: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分析、个人职业兴趣定位。

2、职业方向与机会评估:即为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分析。要以自我分析为基础,定位一个职业的方向,然后在这个方面去分析自己在目前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

3、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和行动计划与措施制订:即指选定职业后从什么方向上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从事专业技术活动(如R&D),还是从事管理活动。。。如现在的知识结构,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的关联性,我现在还需要学习什么?对以后的工作我还缺什么?这些在目前我国的大学里,很少有学生主动思考。这也就造成了到了毕业时,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将要做什么?这这些能力能否胜任这些工作?因为没有职业的方向性,不懂得为工作的方向性学习,到了就业时就会手忙脚乱,看到一些好职位,也没有能力应聘。而且,这些道路都是怎样一个发展的阶梯和步骤,自己在其中应该有什么样一个长远的计划。并且能够制订出一个行动的细致计划,而且把计划付诸行动

4、最后就是进入职场以后的修正与调整。

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也从原来的毕业前季节性的就业指导发展为贯穿大学四年的系统教育,对应职业规划的四个步骤,分别对应四个年级:一年级自我了解,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能力,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职业规划指导的提供方式也从简单的“做测评、解读报告”,步入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指导阶段,比如职业测评、职业咨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专家系列讲座、职业规划训练营、职业辅导工作坊等等活动。

从资料和工具配置的角度来看,学校方面也可以强化职业规划的师资培养、引入科学的测评工具系统、推广使用先进的工具化职业规划系统。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全自助的专家职业规划指导系统,在系统中大学生可以自助完成职业规划的前三步,得到系统中职业规划师的专业指导。大大拓宽了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为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这样的全方位职业规划实践辅助下,大学生能精准地把握自己应努力的方向、主动地整合自己的资源,最终按照既定计划一步步地现实自己的理想。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版权: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地址: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学院路439号
电话:0730-8648884